原标题:中国第39次南极科考队凯旋,赛尔红亮相南极上空
同济大学长期承担我国极地科学研究重大研究项目,一批批同济人参与了多次南北极科考,持续为我国极地科学研究贡献同济力量。本次考察获得的观测数据将有助于构建覆盖极地等不同类型区域的地、空和天基观测体系,提高东南极典型区域物质平衡估算精度,验证极地冰冻圈关键科学过程,分析冰冻圈关键过程要素,提升冰冻圈物质平衡关键参数估计能力,降低海平面变化预测的不确定性。
赛
尔无人机
赛尔五镜头相机在南极
历经了163天斗转星移,6万余海里的乘风破浪,在冰雪中探索极地,在寒风中丈量冰川,中国第39次南极考察于4月6日圆满完成任务,同行的同济大学科考队员也带着赛尔五镜头倾斜摄影相机凯旋归来。
①②雪龙号南极科考船图源:同济大学南极科考队
本次南极科考任务,同济大学科考队员沿线完成了繁重的科研任务,采集了宝贵的科考数据,为精确测量南极冰盖物质平衡,对海平面上升贡献提供数据支持。
①科考队员在昆仑站合影②同济大学顾元元与曹哲毅
图源:同济大学南极科考队
此行,他们围绕实现中山站、泰山站、昆仑站沿线及周边冰盖、冰川的物质平衡与全球海平面变化贡献关键参数(冰流速、冰物质流失、冰/雪下温度)等主题开展研究。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对内陆科考沿线多基站分段式长距离车载GNSS测量、单光子测高卫星ICESat-2地面测高精度验证、应用卫星角反射器进行南极长时间冰流速实地监测等。
①科考队极地运输车②内陆队队员们在暴风雪中
图源:同济大学南极科考队
同时,在昆仑站等地,利用无人机平台对冰面微地形探测、分析与建模,获取大量厘米级精度UAV DEM与冰雪表面坐标点。
①②同济大学曹哲毅在开展航空摄影测量图源:同济大学南极科考队
基于多时相高分无人机数字产品,提取典型区域冰流速度、裂隙、冰坑等冰貌的地理分布与几何属性,恢复典型冰盖表面微地形。
①②③南极照片图源:同济大学南极科考队
科考过程中,复杂的冰面和冰下情况常伴左右。同时,南极地区恶劣的气候环境对数据采集也提出了很大要求。在南极,一天24小时可能有接近20个小时都一直都在刮大风,能够给到科考队外业飞行的时间特别短。这种条件下对设备的稳定性和效率要求都很高,必须在天气稍好的时间间隙完成数据采集。另外南极地区磁场紊乱,使用无人机在空中开展摄影测量时,受极地磁场影响,飞机容易断连或航向错乱,从而影响航片的位置精度。
①②大疆经纬M300 RTK +PSDK 102S V3图源:同济大学南极科考队
本次参与南极科考的同济大学科考队员,使用经典的大疆经纬300 RTK+赛尔PSDK 102S V3航测组合,在设备的稳定性和效率方面,都给科考队员提供了很大的保障。另外结合提前部署的RTK基站,为无人机提供稳定的信号支撑,助力同济大学科考队员顺利完成极地环境的三维数据采集。
①赛尔PSDK 102S V3拍摄的雪地航片展示②赛尔PSDK 102S V3采集的海冰航片展示图源:同济大学南极科考队
自1984年至今,中国南极科考队已经39次出征南极,多次考察成果和科学判研,为我国的南极考察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为我国南极科考队提供了相比国外同行的更高安全性、更高效率的测量设备。
①②雪龙号在南极冰面航片图源:同济大学南极科考队
本次赛尔PSDK 102S V3在南极协助科考队员圆满完成考察任务,将万里冰川复刻成珍贵的高质量数字资产,通过了恶劣的极地环境考验,验证了赛尔成熟稳定的产品性能。未来,我们将持续致力于无人机测绘技术的研发与创新,助力更多场景实现数字化、三维可视化。
图文来源:赛尔无人机